<b id="hj1nt"></b>

          <output id="hj1nt"></output>

          <form id="hj1nt"><ins id="hj1nt"><ruby id="hj1nt"></ruby></ins></form>

          <nobr id="hj1nt"><ins id="hj1nt"><rp id="hj1nt"></rp></ins></nobr>
          <sub id="hj1nt"><b id="hj1nt"><strike id="hj1nt"></strike></b></sub>

            <b id="hj1nt"></b><delect id="hj1nt"></delect>

              【見證強軍之路】第九集:殲-15艦載戰斗機首次在遼寧艦著艦

              來源:央廣國防時空    主編:閔寧    人氣:    發布時間:2019-04-13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防時空》欄目繼續推出10集系列節目《見證強軍之路》。這組系列節目選取百萬大裁軍、組建陸軍航空兵、我軍首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解放軍進駐香港和殲-15艦載戰斗機首次在遼寧艦著艦等10個重大歷史事件、開創性軍事行動,深入采訪了十多位事件親歷者、行動參與者,通過他們的深情回憶和生動講述,再現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人民軍隊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光輝歷程、時代強音,一起感受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偉大成就。敬請關注收聽。

              十集系列節目

              《見證強軍之路》

              本集關注

              2012年11月23日上午9時,一架黃色涂裝、編號552的殲-15艦載戰斗機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成功著艦,并于當天順利完成艦上滑躍起飛。這是人民海軍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遼寧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

              本集見證:

              殲-15艦載戰斗機首次在遼寧艦著艦

              見證人:戴明盟

              海軍某艦載機綜合試驗訓練基地司令員,曾獲“航母戰斗機英雄試飛員”榮譽稱號,我國駕駛殲-15在“遼寧艦”成功著艦第一人。


              “當時有點像撞到一堵棉花墻的感覺,但是實際上當飛機的尾鉤掛住鋼索的時候,那種棉花墻要更軟一些,應當是像撞到一個大氣球上面!弊驳矫藁▔ι,撞到大氣球上,這是特級飛行員戴明盟駕駛殲-15戰機首次在“遼寧艦”著艦時的美妙感覺。

              在世界范圍內,能夠體驗這種感覺的飛行員并不多。

              2016年12月16日,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在海上航行。莫小亮 攝

              2012年9月25日,在改革開放的第34個年頭,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完成建造和試驗試航,正式交付人民海軍。經中央軍委批準,這艘航母被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遼寧艦”,舷號為“16”。

              艦載機起降是個世界難題,直接影響著航母的戰斗力生成。當時,一些西方軍事觀察家分析,中國在短時間內難以掌握艦載機技術。有評論甚至說,“駕馭航母,中國至少還要用10年”。

              試飛階段的戴明盟

              然而,就在“遼寧艦”交接入列兩個月后,11月23日,戴明盟和戰友們就駕駛著我國自主研制的殲-15艦載戰斗機在航母上開始起降訓練試驗。

              戴明盟:那天天氣非常好,起來以后我拉開窗簾一看,這天太舒服了,天空上面瓦藍瓦藍的,一點云都沒有,海上也是波瀾不驚的。

              2012年11月23日,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交接入列之后兩個月,殲15首次在“遼寧艦”上成功著艦,并于當日順利完成艦上滑躍起飛。

              勇者無敵,智者無懼!斑|寧艦”甲板跑道只有200多米,大約為陸上跑道的1/15。戴明盟從空中俯瞰“遼寧艦”,好像一枚郵票大小,當他駕駛著體型龐大的殲15艦載機,以每小時兩百多公里的速度飛向航母跑道時,猶如在刀尖上跳舞。

              戴明盟:11月23日9點鐘左右,離我駕駛的殲-15戰機三四十公里,就看到一個船在那個地方。陸地上的飛機跑道,至少都是在2000米以上,但航母甲板的總長度,尤其是著艦甲板,也就是205米長,要想駕駛一架時速兩百多公里的飛機,落在一個這么小的甲板上,而且要非常精準的落在某一個點上,需要飛行員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遼寧艦迎風高速航行,在翡翠般的海面上犁下一道銀色的航跡。殲-15掠過遼寧艦甲板上空,完成了著艦前第一次繞艦復飛;9時04分,戴明盟再次精準地控制戰機,實現觸艦復飛。

              戴明盟:我就是放下起落架,不放尾鉤,按照著艦的整個過程先走一遍。各環節人員感覺沒有問題了,我主要是跟著艦指揮員,我們稱為LSO,跟他溝通了一下,他問我:你感覺怎么樣,我說挺好,他說你把尾鉤放下來,我說明白。

              2016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在海上航行。莫小亮攝

              降低飛行高度,調整姿態,戴明盟駕駛著殲-15戰機對準遼寧艦跑道放下尾鉤,精確鉤住第二道阻攔索,戰機兩只后輪與甲板猛烈摩擦后竄出兩股白煙,之后穩穩停在遼寧艦的甲板上,著艦一次成功。

              戴明盟:當時我以為有點像撞到一堵棉花墻的感覺,那個棉花墻可能會硬點,但是實際上當飛機的尾鉤掛住鋼索的時候,那種棉花墻要更軟一些,應當是像撞到一個大的氣球上面,有那種沖擊力,但是不是想象的那么大。

              現場的人們剛開始非常安靜,直到戴明盟關閉發動機,從座艙里站起來,向大家敬禮、揮手,人群才如恍然夢醒一般,爆發出熱烈掌聲。隨后,戴明盟與戰友順利完成艦上滑躍起飛。這是我國第一代艦載戰斗機殲15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航母平臺和飛機的技術性能得到了充分驗證,艦機適配性能良好,達到了設計指標要求。

              一周后美國“傳統基金會”網站刊文稱,北京宣布成功完成了殲-15艦載機在“遼寧”號上的起降試驗,還公布了艦載機起降視頻。這意味著,外界長期低估了中國發展軍用技術的能力。

              實際上,早在航母建造和改裝的過程中,戴明盟和戰友們就已經投入到我國艦載機的試飛和飛行員的訓練工作當中。

              戴明盟:那是2006年9月份,突然有一群人,從海軍機關過來挑選試飛員,然后把我挑選上了,當時找我談話的時候,我確實很興奮。我們看到的現在的殲-15,正式列裝部隊的涂材,垂尾上有一個飛鯊頭,前面涂上海軍藍。但是我們進行試驗飛行的時候,它的涂裝還是那種黃色。

              艦載機飛行員的風險系數極高,甚至達到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西方某國家剛剛發展航母時,平均每兩天摔1架飛機,犧牲了1000多名飛行員。戴明盟回憶說,我軍發展航母之初,第一代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同樣面對著“無教員、無教材、無經驗”的困境,但他們就像一群充滿冒險精神的墾荒者,在渺無人煙的土地上開墾出“一點新綠”。

              戴明盟:我作為一個海軍飛行員,國外航母如何著艦飛行,我肯定是很清楚的,但是里面到底是什么運作規律,我們還是兩眼一抹黑,只是到了我們上艦之前一到兩年,大致的對艦載機或者航母才有一個基本的成型的概念。

              長達6年的試驗試飛,戴明盟和戰友們完成科研試飛400多架次,繞艦飛行100多架次。第一個滑躍起飛,第一個尋艦繞艦、觸艦復飛……幾千次的訓練,才終于迎來那一次的飛翔。

              戴明盟:我駕駛殲-15戰機成功著艦后,還得專門取證,要不然人家說我第一次是蒙上的,我要連續飛好幾次,都成功,有關部門才發一個證書給我,說戴明盟同志你可以在航母上飛行了。

              第一批取得航母資質認證的飛行員,包括戴明盟在內共有五人,他們用艦載機的雙翼,丈量著共和國航母事業的每一次躍升。

              2013年6月,“遼寧艦”首次出海進行科研試驗和訓練。

              2015年7月,遼寧艦首次組織實彈射擊,取得全部命中的好成績。

              2016年12月25日,由“遼寧艦”航母以及“長沙艦”“鄭州艦”“?谂灐焙汀盁熍_艦”等驅逐艦、護衛艦組成的中國航母編隊首次穿越宮古海峽突破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舉國振奮。

              這一天,距離遼寧艦正式入列整整過去了4年零3個月。

              戴明盟:在中國整個沿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我們都進行了實戰化的演練,驗證了整個航母編隊的作戰系統或作戰流程、指揮流程。這標志著海軍整體轉型的開端,F在海軍已經走向遠海,從成功著艦那天開始,我們海軍整個武器裝備,武器平臺,都有了一個質的躍升,同時我們的作戰方式,未來的建設方向都有了新的變化。

              航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被譽為“飛鯊勇士”、“刀尖上的舞者”,是整個航母戰斗群的靈魂所在。2013年5月10日,經中央軍委批準,海軍首支艦載航空兵部隊正式組建,戴明盟歷任副部隊長、部隊長,開始培養共和國新一代艦載機飛行員。

              戴明盟:我覺得航母戰斗力建設的核心在于飛行員,航母戰斗群里面最關鍵的武器也是在飛行員,只有更多的飛行員才能體現出這種航母戰斗群的戰斗力。第一支艦載機部隊的意義也就在這個地方。

              為了幫助年輕飛行員掌握艦載機飛行技術,戴明盟率領飛行教員組,親手帶教新飛行員,編寫海軍艦載機飛行員訓練大綱,制定艦載戰斗機組訓“三套流程”一步一個腳印、不分晝夜地向前摸索。終于在2014年底,我國自主培養的首批艦載戰斗機飛行員成功完成艦上起降并通過航母資質認證,實現由試飛模式向培訓模式的重大轉變和探索上艦向常態上艦的全面轉進。

              艦載機事業前進的道路并不平坦,要奮斗就會有犧牲。2016年4月27日,年僅29歲的海軍航母艦載戰斗機一級飛行員張超,在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突遇飛機故障,不幸殉職。

              飛行員艾群:我相信他是帶著遺憾走的,所以我們兄弟幾個,一定要帶著張超的遺愿上艦,順利圓滿的上艦,然后拿到上艦資格證,也有他一個!

              海軍航母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張超

              在強軍興軍的征程上,張超的戰友們擦干淚水,在海天之間繼續奮勇前行,戴明盟切身感受到,這支歷經風雨的部隊,開始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厚重。

              今天,我國已經構建起了符合我軍特色的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培訓體系,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獨立培訓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國家。

              2017年4月26日上午,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圖為航空母艦下水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李剛 攝

              2017年4月26日上午,我國第二艘國產航空母艦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在拖曳牽引下,龐大的戰艦緩緩移出船塢,?看a頭,全世界都為之一震。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展示人民海軍嶄新面貌,激發強國強軍堅定信念。

              奮進新時代,揚帆新航程。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48艘戰艦鐵流澎湃,航母打擊作戰群艦陣如虹、白浪如練,以排山倒海之勢破浪駛來。

              習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人民海軍一路劈波斬浪,縱橫萬里海疆,勇闖遠海大洋,大踏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今天的人民海軍,正以全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黨和人民為英雄而光榮的人民海軍感到驕傲和自豪!

              如今,戴明盟已經就任海軍某艦載機綜合試驗訓練基地司令員,他說,是改革開放使我國迎來了建設強大海軍的歷史機遇。

              戴明盟:南海海上閱兵,基本上是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部隊的發展成果都展示出來了。我們都說軍艦是個移動的國土,它所在的地方就代表了我們中國的核心利益。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未來我們必須要把海軍擺在前面發展,當然我也相信,隨著我們強軍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穩,海軍還會有更大的發展。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責任編輯:閔寧
              麻酥酥自慰多次喷水25分钟_国产原创精品国产专区_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_玩小处雏女视频在线观看

                  <b id="hj1nt"></b>

                      <output id="hj1nt"></output>

                      <form id="hj1nt"><ins id="hj1nt"><ruby id="hj1nt"></ruby></ins></form>

                      <nobr id="hj1nt"><ins id="hj1nt"><rp id="hj1nt"></rp></ins></nobr>
                      <sub id="hj1nt"><b id="hj1nt"><strike id="hj1nt"></strike></b></sub>

                        <b id="hj1nt"></b><delect id="hj1nt"></delect>